黎红雷教授在第四届国际劳动节儒商论坛上致辞

2025-05-01


2025年5月1日上午,在第四届(2025)国际劳动节儒商文化专题活动暨第四届全国新儒商年会推进会上,全国新儒商团体联席会议秘书长、中山大学黎红雷应邀致辞,全文如下:

各位儒商家人:

大家上午好!

在第四届国际劳动节儒商文化专题活动暨第四届全国新儒商年会推进会举行之际,首先代表全国新儒商团体联席会议秘书处,致以热烈的祝贺!

本届活动的主题是:“《论语》智慧与儒商事业”。我们知道,《论语》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也是儒商精神和儒商事业的思想源泉。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儒商的鼻祖端木赐子贡是如何在恩师孔老夫子的谆谆教导下成长起来,而开创中华儒商文化传统的。在此,仅就《论语》中的相关记载谈三点。

第一,“赐不受命”的开拓精神。在《论语》中,孔子曾经评论子贡的经商行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億则屡中”。这里的“命”,指的是“官命”;这里的“货殖”指的是聚积财物使其生殖蕃息,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经商”。在孔子和子贡生活的年代,商业活动本来是由官府专营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不存在独立经营的工商业者。这里孔子说子贡“不受命”,就是说子贡没有遵守当时私人不能经商的制度规定,而自行经营商业。正是在孔子的共情、默许乃至鼓励下,子贡才开创了私人经商的先河,为后来的开拓者树立了榜样。

第二,“億则屡中”的经营谋略。在孔子对子贡经商活动的评论中,如果说“赐不受命而货殖焉”是对子贡经商行为的默许和鼓励,那么“億则屡中”则是对子贡经商谋略的赞赏。这里的“億”,假借为“臆”,臆测、猜测、推测的意思。孔子在这里是称赞子贡每次猜测市场行情都被他猜中了,这确实需要高超的智慧和谋略。子贡的智慧,体现在经商活动中上,就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所说的:“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zī)。” 大意是说:子贡擅长卖出买进,随时把握市场行情,流通货物,谋取利润。他善于预测市场,坚持人弃我取,贱买贵卖,低入高出的经营策略,善于掌握各地的货物差价,及时随着市场供需情况转手买卖而获取利润。及时掌握行情,善于把握商机,这就是子贡“億则屡中”的经营秘诀。

第三,“博施于民”的济世情怀。据《论语•雍也》记载:有一次,子贡请教老师:如果有人能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回答说:这哪里仅仅是仁呢?这一定是圣了!就连尧、舜都还为难以完全做到而感到遗憾呢!所谓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自己身边做起,就是践行仁道的方法了。在这里,师徒两人讨论的“圣”与“仁”的区别,按《礼记•礼运》中孔子的论述,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与“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的小康社会的不同。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既是向往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者,又是面对小康社会的现实主义者;而子贡作为孔子的学生,以一个商人的身份,虽然生活在“货力为己”的小康社会,却具有“不必为己”的大同社会的行为特征,实属难能可贵。

总的来看,《论语》所奠定的儒商精神,对两千多年来的儒商事业发挥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我在最近出版的专著《儒商文化通论》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和论述。令人高兴的是,即使在当今的数字经济时代,《论语》所奠定的儒商精神、所开创的儒商事业,不但没有过时,而且焕发出勃勃的生机。2025年春横空出世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正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一是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子贡不接受命运的摆布,而开创了私人经商的先河。“深度求索”面对西方技术封锁,以自主创新突破基础理论瓶颈,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子贡“破局前行”的精神一脉相承。

二是审时度势的创新精神。子贡善于捕捉商机,与时废举,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经营的策略。“深度求索”将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基于市场需求调整研究方向,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体现了对技术趋势的敏锐判断,与子贡“审时度势”的创新精神相互呼应。

三是博济众生的担当精神。子贡主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将自己经商所得回馈社会。“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峰的初心是:“让最偏远山村的孩童,能和硅谷工程师用上同样聪明的AI助教。” “深度求索”积极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在推进AI应用时,通过开源生态促进技术普惠,让普通人都能够共享语料库、算力资源,与子贡“博济众生”的担当精神交相映辉。

在此,我专门请“深度求索”现身说法,为本次活动的主题“论语智慧与儒商事业”赋诗一首:

儒商事业远流芳,论语箴言万古长。

商海浮舟诚达客,杏坛问道信为纲。

义利同修仁作本,富仁共享礼成章。

仁风化雨润天下,日月同辉大道彰。


谢谢大家!


分享
写评论...